close
張能文的上品園蜜棗
【蔡喬報導】張能文家住福龜中正路旁,民國72年在台14線福龜草莓區租地種植草莓,每憶及當年中潭公路遊客多,草莓單價高,供不應求,一分多地年收入數百萬,歡欣之情喜上眉梢。二十多年來栽種草莓收入穩定。但是栽種整理、除草、採收都要彎腰工作,致使張太太腰椎受傷,因為太太腰傷,並考慮到國道六號於九八年通車後,中潭公路勢必邊陲化,福龜草莓區盛況將不再,草莓銷售出路困難,營收將必受到極大影響,必須改種其他作物。張能文96年起開始計畫轉作,在自己二分多的土地上種植蜜棗、雪蜜棗各五十五棵。以網室栽培隔離昆蟲,地下蓋雜草一制席,減少除草費工。另在自己一塊山坡地,種植三分多的網室木瓜,這幾年已經開始收成。張先生說雪蜜棗形狀較像蘋果,脆甜多汁,但是病蟲害多,栽種收成產量較差,蜜棗形狀像雞蛋,是市場上較普遍栽種的品種。
今年無天然災害,蜜棗種產量增加,價格也相對低廉,秋冬季節下了多次酸雨,淋過酸雨蜜棗果皮粗糙,賣相較差,
蜜棗價格也無法提升,總收入反而減少。為了降低風險多元種植,收成的蜜棗有些宅配寄送到家,也有些寄到中盤商,有部分自己賣。國姓鄉搶成功活動、聯盟咖啡季均可以看到上品園張能文販賣蜜棗的身影。
張先生熱心公益,參加休閒農業聯盟擔任理事,積極參與公共事務,誠懇實在,換得地方人士的嘉許與肯定。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