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追尋何治明的攝影足跡 


 


 


蔡喬報導




本報139期第一版報導何治明的金牌作品後,許多讀者很想再進一步瞭解,何治明攝影藝術的心歷路程,我們專訪這位攝影工作者,作較詳細的報導以饗讀者。




何治明民國46年次,現為台中市攝影學會博學會士,生態攝影講師。擔任國立彰化社教館生活美學攝影講師台中市攝影學會沙龍評審。作品榮獲2010年台北國際沙龍自然組金牌獎第一屆台中國際沙龍自然組藍帶獎,獲聘為第一屆台中國際沙龍自然組主席曾是國姓郵局郵務佐的何治明,在民國83年在相片沖印業鼎盛時期毅然辭去穩定的工作,與妻子羅秀金在國姓村中興路經營麗影照相館。此時他才接觸照相機,開始從事商業攝影工作,如證件所需的人頭照、結婚照等。民國88921大地震,他揹著相機走遍全鄉所有災區,拍攝了許多珍貴震災紀錄片,也體會了許多攝影的方法和技巧,邁入紀實攝影的階段,也燃起了對攝影工作的熱情。很快的進入人文寫實及山川大地景物的風景攝影。




民國90年參加台中市攝影學會,
93年參加考銜碩學會士,讓攝影接觸的題材更為廣泛多元,夜間攝影、運動攝影、晨昏與生態,影像處理技巧在此期間琢磨出更細膩、更多元。他以攝影眼光觀察家鄉事物發現:昆蟲、鳥類、花卉、走獸、植物等,生態非常豐富。決心以鏡頭將國姓之美介紹給世人,此後專攻生態攝影,97年榮獲台中市攝影協會博學會士。足跡踏遍國姓每個山頭,常與時光賽跑,忍受烈日與寒風。為了取景,披荊斬棘,還要邀請友人搭配幫忙。如他拍下國姓交流道的美麗作品,就是一例。



 


 



 


 



 


 




     他的生態攝影作品有翠鳥、螳螂、蛛蜘、螽斯、蟬、樹蛙、天牛、斜頭腹蝗…透過鏡頭抓住機會,展現美好的境界。設備、耐心、技巧、機會、背景、時空是生態攝影的必要條件。為了取景,久候觀察,獲悉翠鳥動靜何治明說:「翠鳥捕魚交配的鏡頭獵取必須在偽裝帳內長時間守候,短則數日,長則半年,忍受冷冽寒風或蚊蟲叮咬。因觀察,得知出翠鳥的作息。公翠鳥為求偶,以捕魚傳食求歡,當母鳥受孕時,公鳥體貼為讓母鳥免於勞頓,也勤於捕魚傳食,並在山壁啄孔以利母鳥下蛋,孵蛋期間公鳥也必須捕魚傳食,當小鳥破殼而出時,公鳥、母鳥則輪流飛到溪邊捕魚以餵哺幼鳥,溪邊。鳥窩來回獵捕,次數頻繁一天高達百次」。如在他出生地猴洞坑口,自家的桂竹林裡發現一對翠鳥正在啄築愛巢,何治明用心營造攝影場域,長達十天的守候觀察、記錄翠鳥的生活起居習性,拍下滿意的作品。




在北竹坑與埔里臨界的山脊又發現中杜鵑情侶。這種鳥習慣借用別的巢下蛋孵化育雛。這對中杜鵑鳥將蛋下在紅頭鳥所築的巢中。何治明在山脊上長期守候,拍攝到國內難得一見的中杜鵑育雛的精彩畫面。




在竹坑溪又發現翠鳥倩影,何治明偽裝守候在溪邊草叢中,長期暸解翠鳥在溪中啄食溪魚、交配、產蛋、孵化、餵食雛鳥的過程,連續拍攝到多張好的作品。




而要榮膺博學會士,必須每個月提出四張,一年四十八張攝影作品,供審查委員審查,每張作品最高二分,一年的作品總分要滿
80分才算及格。何治明在97年獲選博學會士,99年擔任評審,除了用鏡頭創作外,他也利用本鄉的大地做為教室,受台中攝影會之託,在本鄉開設生態藝術攝影教學,從去年開始連續開辦二年。又從攝影創作邁入攝影教學進程,陸續指導五位學生高分通過博學會士。攝影結合興趣職業,還不斷的精進沙龍攝影技巧,路程艱辛但他卻甘之如飴,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在攝影界得到很高的評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ongo 的頭像
    pongo

    pongo的部落格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