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樹與樟腦油


 


簡慶文


 


樟樹是台灣很普遍的常綠喬木,從南到北的公園、校園和道路兩旁都可以看到它高聳身影,或許太普遍而忽略它的重要性。早年,日據時代初期它曾經是政府重要稅源,每年約佔總稅收的20%。


樟樹樹冠圓形,為優良庭園樹與行道樹種,樹皮暗褐色,有縱裂。葉革質互生,卵形或橢圓形,三出脈全緣,表面光滑。雌雄同花,圓錐花序腋生於枝頂端,黃綠色小花,核果球形、成熟時由綠色轉為黑紫色,全株各部位均有芳香氣味,可提煉樟腦(腦砂)與樟腦油,因成分不同,可細分為本樟、芳樟(又名臭樟)、油樟和陰陽樟,本樟最多約佔七成至八成;還有生長牛樟芝的原生牛樟。


樟樹為本省新竹縣、苗栗縣南投縣雲林縣台南縣五縣縣樹;大陸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寧波市湖南省常德市江蘇省蘇州市江西省南昌市四川省綿陽市,及日本下關市亦奉為市樹。


早年荷蘭治台至明鄭時期,台灣即有樟腦外銷記錄,清初先民大舉渡海來台,大量煉製,樟腦產業逐漸興起。早年樟腦的主要用途為藥用,中醫用以治療風濕、疥癬、霍亂等;西醫用作強心劑、治療皮膚病、神經衰弱等;亦用於防腐劑、防蟲、製造香料等,木材性質甚佳,供建材、家具與雕刻等用。


1869年美國人海耶特(John W. Hyatt)以樟腦為主要原料,製成常溫不易變形的「賽璐珞」,它是人工合成材料的先軀者,容易加工又可任意染色,二十世紀初期的應用十分廣泛,如眼鏡、梳子、鈕釦、假牙、刀叉柄、鋼筆、乒乓球、唱片、自動鉛筆、眼鏡框、玩具、安全玻璃、粉盒、印章、耳環、胸針飾物及香水等日常生活用品,及家具裝飾用品等。


1884年法國人維埃利(Paul Vieille),將硝化纖維與酒精、乙醚混合,加入樟腦為穩定劑,製成穩定的無煙火藥,做為槍彈、砲彈的發射藥。無煙火藥發明後,樟腦即成為軍需工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


1887年瑞典人諾貝爾(Alfred Nobel),以賽璐珞為主要配方,改善無煙火藥的穩定性,隔年正式用來製造炸藥與砲彈,由於爆炸力驚人,不但改變戰爭的型態,更讓樟腦成為重要的戰略物質。


1889年美國人伊士曼(George Eastman)用賽璐珞製造透明軟片,促成攝影術與電影工業之發達,其原料絕大多數來自台灣。


樟腦既是國防戰略物質,又是攝影術與電影工業的必需品,及日常生活物品的主要原料。因之,日據初期1899年,日本政府即實施樟腦專賣,壟斷樟腦產製銷,創設「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北南門工廠」,佔地 一萬七千坪 ,是世界第一的樟腦工廠,以提煉樟腦和加工製造鴉片,舉凡原料供需、腦丁操控、生產調節、再製精製、及賽璐珞產銷等業務,從中獲取暴利。


光緒四年(1878苗栗地區製樟腦技術工人湧入本鄉,開啟本鄉樟腦煉製產業,砍伐樟樹切片焗腦的從業人員叫「腦丁」,熬製樟腦的過程叫「焗腦」,焗腦的場所叫「腦寮」,焗腦的設備叫「腦灶」,蒸餾用木桶叫「炊桶」,刨削刀具叫「錛仔」,焗出的產品叫「腦油」或「腦砂」。本鄉大旗村之西大旗,俗稱西邊山,原為茂密樟樹林,早期墾戶以熬製樟腦維生,設有十二座腦灶,一座腦灶稱為一粒,故稱為「十二粒」。


腦丁有男也有女,需取得政府核發「木製牌照」,長9公分 、寬7公分 、厚0.9公分 ,上書地址、腦丁姓名與核發日期,懸掛門前才能加入樟腦生產行列,戰時男腦丁享有免當軍伕的免役禮遇,免受日用品配給限制的優厚待遇,還有免費制服及充分供應的生活物質。


二次大戰後,台灣社會經濟日趨繁榮,全球石化工業逐漸起飛,原為第一種人工合成材料之重要原料的樟腦也逐漸喪失優勢,曾經是世界第一的台灣樟腦產業一落千丈。猶記五十年代初期台北讀書時,南門市場西側公賣局邊有棟樟腦專賣局磚造建築物聳立, 民國五十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政府專賣的樟腦產業正式結束,開放民營。時至今日,樟腦及樟腦油不再是最重要的化工原料,轉而成為天然的防腐防蟲製劑、香料與藥品原料,與具有懷古的、本土的、有機的、健康的產品。


臺灣數百年來的樟腦產業王國,因焗腦需砍伐鄰近薪柴蒸製,更因樟樹生態純林甚少,雜木林較多,在製樟過程腦丁常將鄰近雜木伐除殆盡,俾樟樹得受日月精華,期盼增加焗腦斤兩,對全島原來茂密森林生態系統的破壞,已是萬劫不復一去不返,前人得利後人遭殃活生生的教訓,近年來澇旱無常土石橫流,怎不令人噓欷不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ongo 的頭像
    pongo

    pongo的部落格

    pon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